观车 · 论势 || 以有效商业模式促进车网融合互动

发布日期:2024-06-28·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王璞 编辑:李卿
记者:王璞 编辑:李卿

日前,深圳市1473辆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场站通过“有序充电”“反向放电”等方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融合互动,这也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车网互动应用。
  关于车网融合互动,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车网融合互动势在必行的今天,如何在创新实践中,化解、应对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常态化、实现多方共赢的商业化路径,成为业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目前,汽车、交通、能源各领域对车网融合发展的潜力和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行业亟待讨论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商用化配套价格与电力市场机制。这就需要在尊重各方诉求和利益的基础上,构建起合理的车网互动商业关系、利益共享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以价值驱动的方式激发多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更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应用氛围。
  那么,现阶段我国车网融合互动的现状如何,在打造有效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有哪些可探索的空间呢?对此,业界专家建议,结合我国的国情,车网融合方式应同时具备计划和市场两种属性。从电网安全角度,必须极快、高度确定地提供电网支撑服务,此时可以按照计划、指令的方式来调度充换电资源;从市场角度,希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长时段供需平衡,此时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充换电资源参与调峰,与新能源发电特性匹配。另外,还应对所有资源开放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等,实现同质同权同价,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充分挖掘新能源汽车在车网融合方面的资源潜力。
  在支持车网融合互动市场化发展方面,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方案。不过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市场机制仍处于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车网融合发展还存在市场化活跃度低、组织交易频次低、电动汽车移动储能价值体现度差等诸多痛点。如何进一步促进车网融合互动,需要明晰车网融合资源的聚合调节能力、市场调节能力和调度调节能力,强化车桩网技术协同攻关,实现“人-车-桩-路-网”信息高效流通与深层次价值挖掘。对此,业界专家呼吁,针对电动汽车等移动负荷和离散负荷资源特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政策,明确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参与电网平衡的运行细则,激发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参与电力市场运营积极性。
  此外,目前车网融合互动市场化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结算层面,由于用户缺乏独立户号,无法满足电力市场交易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有业界人士建议,在集中场站充电,通过统一的馈电订单与国网结算,实现市场化收益。另一方面,目前车网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仍不够完善,车主更多扮演贡献方的角色,充电场站参与交易的收益没有传导到用户,因此应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车主的参与权益,提升车主的参与意愿。从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电动汽车用户、电网、聚合商等多利益主体角度出发,在保障电网调度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营造开放、公平的车网融合互动市场化运行环境,探索促进车网互动发展的有效商业模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