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来了!为何增加这些新职业?

发布日期:2024-06-2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汽配销售经理人……这些活跃在基层、尚未进入“官方”序列的职业,如今有望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公告,公示一批新职业信息,拟增加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其中出现了多个汽车行业的新职业、新工种,令人备感振奋,也颇受鼓舞。

首先,新职业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正如此次的“名单”中出现的新职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其官方定义是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的人员。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的官方定义是从事智能制造系统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与诊断、预防性维护、保养作业和优化生产的人员。其实,在这些新职业的背后,是智能网联汽车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的现实。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硕果累累。数据显示,仅2024年1月-5月,国内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就突破50%,网联化技术加速渗透,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道路总长度达3.2万多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而且,智能网联汽车正在与新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新动能。

新职业的“入列”,也体现出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对人才的需求。来自公安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其中汽车达3.4亿辆,均位居世界第一。如此之多且在快速增长的车辆,维护、保养中对于汽车配件的实际需求同步呈快速增长之势,因此,此次“名单”中出现了汽配销售经理人,这对于以职业化、专业化、正规化的人才队伍意义非凡,在此基础上,无疑也为汽车安全增加了一道“保险”。而出现在新工种中的商用车维修工、商用车装调工,同样是基于我国商用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商用车保有量超过数千万辆的庞大市场需求而设立的。总体上看,此次将设立的汽车相关的新职业、新工种,集中反映出我国汽车产业向着做大做强不断进军的现实。

其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就汽车行业而言,无论是产业的变革、发展、做大做强,还是后市场服务水平的提升,每一个环节、每一步前行之路上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换个角度看,如果人才得不到重视甚至受到压制,那么应有的生产力就无法焕发,产业“齿轮”就难以转动甚至出现紊乱,这样的事例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全球范围内都并不少见。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的时代,国家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以及落实人才应有的相关待遇,此次将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职业、新工种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为正式进入主管部门的这一职业、工种序列,即使是再普通的人也可以沿着专业发展之路去晋升职称,享受相应的待遇和荣誉。

近年来,我国根据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更新并增加了一些新职业、新工种,为很多基层的奋斗者找到了职业晋升之路。此前,主管部门也曾将二手车经纪人、汽车救援员等纳入新职业、新工种序列,极大鼓舞了基层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多劳动者的眼里,幸福就是有目标、有奔头、有盼头,而能从“360行”中脱颖而出进入官方“序列”,也就有了向着幸福前进的基础和依靠。只有在发挥从业者积极性的情况下,行业发展才能出现蓬勃生机,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第三,汽车产业要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化、高素质、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专业人才能力的发挥,是汽车产业前行的基础。从汽车行业发展看,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拥有优秀的专业人才资源和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够在汽车产业变革、品质提升、服务优化、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

同时,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发展,从产业前端的人工智能、数字化、智能网联、软件设计、工业互联网等到后市场的汽配销售、汽车救援、维修服务等,相关联的细分领域逐渐由少到多,专业人才队伍由小到大,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主管部门将这些专业人才纳入政府官方认可的序列,本身既是对专业人才的关怀和鼓励,也是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要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正如此次主管部门将相关新职业、新工种入列一样,落实专业人才的待遇,焕发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通过国家认可渠道,激发专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专业人才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和增量,为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