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汽车经销商拿什么拯救一落千丈的业绩

发布日期:2025-04-21· 中国汽车报网 张奕雯 编辑:焦玥
张奕雯 编辑:焦玥

跌!跌!跌!最近,港股市场进入2024年年报披露时间,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正通汽车、和谐汽车、百得利控股、新丰泰控股7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相继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惟有广汇宝信表示延迟发布。
  在2024年年报中,几家上市经销商集团跌跌不休的营收,乃至“变卖家产”的举动凸显了汽车经销行业深受连年“价格战”之苦,而不断向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海外市场等领域延伸“触角”,则彰显了头部经销商集团直面挑战、主动求变的决心。

新车业务受阻 营收利润全线下滑
  与上一年度“6升2降”的营收格局相比,2024年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都在艰难度日。纵览7大港股汽车经销商2024年度财报,营收、利润、毛利无一不是呈下滑态势。其中,位居百强经销商榜首的中升控股,2024年营收为1681.24亿元,同比下降6.2%。另外6家仅和谐汽车营收同比下降5.8%,其余下滑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
  营收下滑的同时,各家经销商集团的利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除中升控股和永达汽车外,其余5家经销商集团均亏损。自2021年开始,中升控股净利润便持续下滑,从84.07亿元一路降至2024年的32.12亿元。永达汽车2024年归母净利润则为2.0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4.9%。正通汽车2024年净亏损继续加大,归母净亏约17.09亿元,同比下降91.75%。和谐汽车去年归母净亏2.91亿元,同比下降15.4%。百得利控股、新丰泰、美东汽车2024年均由盈转亏,分别净亏0.16亿元、2.13亿元、22.59亿元,其中新丰泰和美东汽车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高达1875.00%和1548.08%。
  在毛利方面,中升控股2024年毛利为106.72亿元,较2023年下滑22.5%。永达汽车毛利为52.73亿元,同比下滑21.2%。美东汽车毛利为15.61亿元,同比下降24.9%。正通汽车毛利为7.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2.8%,毛利率约3.8%。和谐汽车毛利达7.00亿元,同比下滑27.39%。百得利控股2024年毛利达2.7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1.73%。而新丰泰去年毛利为负,总毛损0.30亿元,同比下降107.1%。
  此外,选择延迟发布2024年业绩的广汇宝信坦言,由于汽车经销行业持续波动,广汇宝信于过往一个财政年度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公司核数师需要额外时间厘定合适的会计估计及判断。广汇宝信年报“难产”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也许是受到于去年8月退市的母公司广汇汽车的牵连。今年2月,广汇汽车子公司发行的1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生违约。与此同时,广汇汽车还被上海金融法院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0.64亿元。随后,广汇汽车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被冻结。
  纵观港股经销商集团年报,不少经销商集团将业绩欠佳归因于新车业务下滑。中升控股便表示,毛利下降主要由于新车销量下滑以及国内新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经销端新车销售毛利缩窄。正通汽车也表示,收入下降主要是期内新车销量和新车售价均有所下降,毛利下滑主要是新车销售平均单价下降所致。根据年报,新车销售业务在各大经销商集团业务中均占据较大比重,而2024年除永达汽车外其余经销商集团新车销售毛利均有所收窄。
  “虽然永达新车销售毛利率为正,但其中包含了汽车金融等业务,若单看裸车,各家经销商集团毛利贡献普遍为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告诉记者,当前汽车市场需求乏力,导致经销商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其中,由于品牌溢价较高,豪华品牌更是价格倒挂的“重灾区”,这无疑给以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新车销售业务为主的各大经销商集团带来较大打击。以中升控股为例,其2024年新车销量为48.53万辆,毛利额-32.08亿元,平均每卖出一辆新车亏损6600元。
  退网换牌 套现求生
  7家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的业务表现说明,当前经销行业仍未摆脱“增量不增收、不增利”的泥沼。对此,罗兰贝格合伙人张旭东认为,经销商集团摆脱困境主要有三个“大招”:第一,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第二,加快新能源转型;第三,深挖其他业务增长点。其中,在降低运营成本上,多家经销商集团不约而同选择了收缩渠道规模。
  2024年,新丰泰为优化运营策略,运营网点从此前的43家缩减至37家。除关闭部分门店外,新丰泰不久前还开始“卖地求生”。3月10日,新丰泰发布公告称,旗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向西安中屿房地产有限公司出售西安新丰泰泾河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出售价格8192万元。预计本次出售将为新丰泰集团带来约6192万元的收益。
  永达汽车2024年也进行了优化现有网点品牌结构及区域分布的举措,全年共关停并转18家4S店和4家展厅。网点数量缩水的还有正通汽车。截至去年底,正通汽车在全国运营的4S店数量从2023年的109家减少至93家,同时还有已获授权及筹建的经销店网点5家。
  日前,广汇宝信旗下10家网点更是“痛失”宝马汽车授权资格。3月28日,广汇宝信发布公告,旗下的10家宝马汽车经销网点因未能符合《BMW品牌经销商协议》中的部分商业条款,于3月31日起失去销售宝马汽车的授权。
  中升集团则是一边闭店一边开店。目前,中升集团在全国运营436家4S店。为优化品牌与区域结构,中升集团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架构调整,重点遵循三大原则:提升区域市场集中度、增强客户服务多元化、优化物业运营效率。在此次调整中,中升新开设48家门店,同时关闭32家门店。
  在郎学红看来,现阶段车市不仅是产品供过于求,渠道资源同样如此,其中燃油车尤甚。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其中超1200万辆为新能源汽车。而在10年前的201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349.1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约7.5万辆。郎学红表示,虽然整体汽车销量保持平稳增长,但燃油车的统治力正在迅速缩水,燃油车时代建立的渠道资源也因此出现过剩的问题。
  “这些网点多数经营的是燃油车,销量在不断萎缩,但固定开支并未减少。”郎学红告诉记者,对于开支较大的经销网点而言,人员优化等举措只是杯水车薪,惟有淘汰一批弱势甚至亏损网点,才能确保当下销量足以支撑整个集团的营收。
  拥抱新能源 寻觅新增长点
  在缩减渠道的同时,部分经销商集团也在主动求变,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中升控股为例,其2024年售后服务业务创历史新高,售后服务产值逆势增长9.6%,至22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售后及精品业务毛利达126.51亿元。对此,中升控股表示,毛利增长主要由于售后服务规模的增长以及精品中销售的组合变化所致。
  “中升控股在积极往售后业务上努力,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也是它在各大经销商集团里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张旭东说。早在2023年,中升控股便宣布在全国打造100家事故车钣喷服务中心,到2024年中升品牌保养、保修及钣喷的售后入厂台次已达805万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7.8%。此外,2024年中升控股还大力推行洗美业务,全年为客户提供洗美次数接近800万次。从维保、快修到钣喷,以及相对灵活的车辆维修方案,中升控股售后业务覆盖至车主用车、养车的方方面面。
  永达汽车则在财报中指出,将推动电池循环、智慧机器人等创新业务发展。永达汽车董事长张德安称,永达汽车将持续布局电池循环产业领域业务,以电池的检、养、保、修四个产业发展为支点,打造新能源电池健康管理平台,形成电池循环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在AI新时代,永达汽车将孵化发展智慧机器人业务,加快培育未来“人-车-机器人”新产业,探索智慧人形机器人在未来销售、租赁、维修保养等管道场景落地实施。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经销商们顺势转型,在巩固既有品牌的基础上,加速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中升集团便通过多维度业务重组,与赛力斯达成AITO品牌战略合作,并计划拓展至鸿蒙智行(HIMA)业务。据了解,中升集团现已开设37家(含4家在建)AITO门店,成为奔驰、丰田、雷克萨斯品牌之外,旗下门店最多的品牌。
  正通汽车2024年度销售新能源新车达5759辆,约占本年度销量的10.5%,销量和占比均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长。在新能源品牌经销商网点的布局上,正通汽车已获4家新能源自主品牌经销商网点授权,包括1家AITO问界4S店、2家奇瑞iCAR 4S店和1家捷途4S店。
  新丰泰则深化与比亚迪、问界等新能源品牌的合作,加快新能源网点的布局。2024年,兰州腾势中心店、西安方程豹4S店相继开业。2025年初,兰州问界用户中心开业,银川和渭南的腾势4S店则于3月陆续开工建设。新丰泰年报提到,未来将继续深化和扩大与新能源头部品牌合作区域和网点数量,顺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趋势,结合头部厂家全国布局的需要,持续扩大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优势区域核心资产的转化与布局合作。
  永达汽车年报显示,2024年销售独立新能源品牌1.85万辆,占比超总体销量的10%,且新能源品牌新车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油车品牌。在渠道布局上,2024年永达汽车新开设10家新能源品牌网点,包括2家小米汽车、2家鸿蒙智行、2家小鹏汽车、1家Smart、2家极氪售后服务中心和1家蔚来售后服务中心。此外,永达汽车还获得不少新能源品牌的授权,主要包括鸿蒙智行授权及一些新能源品牌售后维修授权。目前,永达汽车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多地均已部署“同城四界”的运营结构,并成为首批获得多家尊界门店授权的经销商。
  抱团“出海” 开辟全新市场
  除了寻求新业务外,部分经销商集团也开始依托整车企业,向外开拓新市场。和谐汽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和谐汽车看来,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此轮中国汽车“出海”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扩展,更是从“区域代理”向“全球服务商”转型的历史性机遇。
  财报显示,以中国香港的合作为起点,和谐汽车2024年通过与比亚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亚太、欧洲市场展开业务合作。去年,和谐汽车收购中国香港本地汽车经销商联大汽车有限公司的资产,巩固其在中国香港市场上比亚迪惟一经销商的地位。目前,和谐汽车已在中国香港开设10家比亚迪展示厅和3家服务中心。除却中国香港,和谐汽车还布局了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
  此外,和谐汽车深入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市场“腹地”。2024年,和谐汽车在欧洲开设首家经销商展示厅,在英国、法国及波兰建立了比亚迪服务网络,部署7个网点。截至目前,和谐汽车已在18个国家建设运营83家店,其中亚太区域68家。
  此前,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提出,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可以协同车企一同“走出去”。海外市场初始风险虽大,但竞争激烈程度不及中国市场,利润相对较高,值得挖掘。正是依托与比亚迪抱团“出海”,2024年和谐汽车交付比亚迪(含腾势)6274辆,同比大幅增长146倍。2024年,和谐汽车实现总销量4.02万辆,同比增长4.6%,成为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新车销量惟一正增长的经销商集团。
  “走出去”虽好,但切不可盲目而行。张旭东认为,汽车经销商如何“出海”,要具体看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他表示:“经销商若在资金链上有优势,可以单纯做进出口贸易。但若深入海外市场布局渠道网络,就必须要在国内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有能力与当地资源深度融合,方有机会成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