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物流不断档,快递小哥坚守寄递忙
2025年农历新年日益临近,北京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在这个本该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快递小哥们却依然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他们身着统一工装、驾驶着挂有“京C”专用号牌的电动三轮车,将满载“年味儿”的包裹送至千家万户。
近日,《中国汽车报》记者走进这群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倾听他们的新春故事,以及对于快递行业的美好期盼。
持证上路 心里更有底气
1月23日早7时,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顺丰速运营业部,记者看到多辆悬挂“京C”号牌的快递三轮车停放于此。伴随扫描包裹信息的设备声响,快递员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信息录入、包裹分拣,他们按照区域和派送顺序,将包裹整齐的装进车内。
30分钟后,快递小哥陆续驾车驶上街头,开始一天的派送工作。其中,来自山东菏泽的蒋新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跟随蒋新派件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他在保证配送时效的同时,还展现出较好的驾驶习惯。他坦言:“以往,快递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比较淡薄,为了抢时间,常会出现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但自从北京电动三轮车新规实施后,快递三轮车被纳入机动车范畴,必须‘人持证、车有牌’才能上路,我们自然要把安全驾驶的弦儿绷紧了。”
快递三轮车凭借便捷、灵活和低成本等特点,在末端配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长期以来,它一直面临难以合法化的困境。2024年初,北京全面推动电动三轮车合规化进程,要求邮政快递三轮车必须悬挂“京C”牌照,从业驾驶人需持D类驾照上岗。这一政策调整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满足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用车需求,还显著提升车辆安全性和合规性,有效改善电动三轮车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
在一线从业多年的京东快递小哥樊鸿博深切体会到“京C”牌照引入后带来的积极变化。他感慨地说:“随着快递车辆管理日趋严格,我感觉整个行业变得越来越正规。‘持证上路’让我心里更有底气,并时刻以‘新司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如此,新款快递三轮车更加结实,车速也更加稳定,转弯时不会‘发飘’,这对于我们自身和路上其他行人的安全来说,都有了更好的保障。”
据樊鸿博介绍,自2023年11月起,他所在网点的电动三轮车已逐步淘汰,目前全部更新为合规车辆,他和同事们也很快考取了驾照,彻底告别无证驾驶。此外,记者在走访邮政、中通、德邦、菜鸟等多家快递服务网点后了解到,在政策设置的“并存期”内,这些公司均分批次对配送车辆进行升级换代,并组织一线工作人员考取驾照,开展集中培训、配发合规电动三轮车行车手册等,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奔走中递送年味与温暖
电话不离手、腿脚不停歇,这是快递小哥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常态。
“您好,我是邮政快递员,您有一件快递包裹,现在家里有人吗?”采访当日14时,记者见到正在延静里社区忙着派件的快递小哥朱磊。由于派件任务繁重,他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直到投递完手中的包裹,才抽空买了瓶水,匆匆吃了几口沙琪玛,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派送点。这样的工作状态,他已持续一周之久。
“现在派送的包裹里,生鲜水果、年货礼盒占大多数。”朱磊一边忙着卸包裹,一边对记者说,今年的年货节比往年势头更猛,这段时间以来,他每天派送的单量大约有350件,比平日增加约50%。“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这些包裹里承载着亲朋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看到客户收到快递时的喜悦,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也特别有成就感。”他憨笑着说。
正如朱磊所言,春节前特色商品与年货寄递需求激增,生鲜类如牛羊肉、海鲜、水果等寄递量大幅攀升,推动全国快递业务量持续走高,这也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春运前三天(1月14~16日),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6.7亿件,与2024年农历同期相比,增长超29%。
面对岁末年初的物流高峰,各大快递企业正全力以赴,快递网点更是加班加点,确保每件快递都能准时送达,并紧锣密鼓地制定春节期间快递寄递服务保障计划。
“往年春节期间,我们站点都会安排人员轮岗值班。鉴于今年货量较往年大幅增加,为满足客户快件收发需求,站点约有一半员工将留京工作。”樊鸿博已连续两年未回家过年,今年他与家人商议后,决定继续坚守岗位,传递节日温暖。他表示:“选择留守工作岗位,就是为多赚些钱,让家人生活得更好,等春节过后,再找个时间回家团聚。这些年,公司对春节坚守岗位的员工保障越来越完善,福利补贴也更加优厚。像我们网点还准备了年夜饭,让我们这些异地过年的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氛围。”在忙于为客户收寄快递的同时,樊鸿博今年也打算往家里寄些年货,让家人品尝北京特色小吃。
顺丰速递国贸片区雅宝路网点经理罗向前向记者介绍,目前店内快件日吞吐量在8000至10000单之间,高于日常水平。公司通过优化人员调配和配送路线、为一线员工提供暖饮暖食等措施,全面保障投递服务质量。罗向前还提到,公司的福利政策力度较大,包括为员工预订往返车票、给员工家属寄送礼品,以及加大对春节加班人员的补贴激励等。
新春寄望简单而朴实
春节期间,快递服务成为连接万千家庭的桥梁。像樊鸿博、朱磊等快递小哥毅然坚守在岗位一线,确保快递物流畅通无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别样的温情,以微薄之力服务“大民生”。
记者深入快递行业一线,跟随快递员体验其日常工作,从平凡中见证不凡,深切体会到他们工作的不易。那么,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新兴技术和设备能否切实帮助一线从业者减轻工作负担,以及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难题?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询问了多位从业者的看法。
“这是肯定的!我们不仅在时效性上追求极致,更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尤其是在末端派送环节,要实现降本增效,离不开资源的精准调配及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的深度赋能。”罗向前回忆起刚入行时,快递物流行业尚处于较为粗放的发展阶段,快递主要依靠人工分拣搬运,效率低下且准确性不高。而今,随着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物流设备广泛普及,一线从业者的工作强度显著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收寄体验也实现质的飞跃。他进一步表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物流设备,已成为众多快递公司应对包裹洪峰的关键利器。像在年货寄递高峰期,快递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预测和资源高效调配。我们的分拣、配送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包裹处理和配送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避免爆仓情况的发生,充分保障寄递渠道的畅通和服务质量的稳定。”
对此,北京朝阳区德邦快递一家经营网点负责人刘强也认为,通过引入无人车、无人机、前置仓等智能化设备,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贯穿于收、转、运、派等各个环节,可有效解决快递“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揽收和配送难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配送服务。他表示:“我们迫切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智能化产品投入使用,如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以减轻快递员劳动强度,提升在恶劣天气和特殊环境中的作业能力,进而提高时效性和客户服务体验,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配送政策不断完善和支持。”与此同时,刘强也表达了对未来行业的美好期许与祝福:“愿我们的快递服务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祝愿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采访尾声,当被记者问及新年愿望时,快递小哥们的回答简单而真挚。“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能稳稳当当地把工作做好,确保每一个快件都能安全、准时地送达客户手中,让我们的收入再高一些,让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言语间,快递小哥们袒露真情,表达着对“大家”和“小家”的美好期许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