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登门做客的心态,走实中国汽车出口之路

发布日期:2024-11-26· 中国汽车报网 黄蓓 编辑:黄蓓
黄蓓 编辑:黄蓓

近日,以“全球化下的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为主题的“黄山松”系列产业创新思想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本次“黄山松”系列产业创新思想会由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办、芜湖市汽车办协办。行业专家、车企高管、供应链企业创始人等与会嘉宾以全球视野、全局高度系统思考,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产业看产业、跳出汽车看汽车,在开放、轻松、不设限的氛围中直抒己见,力图廓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企业的全球竞合策略与路径。

坚持长期主义 抓住更多海外市场机会
  11月12日,奇瑞集团官方宣布,奇瑞达成了历史首次年内出口突破100万辆,创造了中国车企最快达成年内百万辆出口的新纪录。作为中国最早出口的车企,奇瑞汽车近年来在汽车出口方面屡创新高。2004年,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就开始参与奇瑞汽车出口业务,二十年来,他感触颇深。
  他表示:“二十多年前,外国人是看不上奇瑞汽车的,但是他们会和我们做生意,并且做了很多布局,因为他们看中的是二十年后的奇瑞。他们相信,中国品牌汽车会像美系、日系一样成长起来。”
  当然,仅靠海外合作伙伴的信任还不能令奇瑞在海外市场立足,长期主义才是奇瑞汽车出口长虹的关键。“一定要坚持。在二十多年的出口历程中,奇瑞汽车大多数遇到的都是不好的时候,海外很多的业务都是亏损的,但我们一直坚持出海,去不同的国家。我们发现,只要在这个国家坚持下来,最后基本都能实现出口业务盈利。”
  张贵兵认为,未来海外市场的机会更多。奇瑞汽车长期将海外业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资源投入上将中国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并重。这是因为全球车市已经进入中国时代,中国车企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融入当地 先当客人后做主人
  今年以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给中国车企出海增添了不小的阻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认为,欧美国家的保护主义态势仍将持续,将会采取一系列的贸易壁垒政策,抑制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机械工业包括汽车外贸和投资也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到欧盟这样的高端成熟的市场打擂台,仍是中国车企实现全球化的必经之路。”北京迅孚技术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建衡说。
  到欧盟这样有着成熟汽车产业的地区,中国车企必须要主动融入当地市场。“中国车企去欧盟市场是分享其当地车企市场份额的,所以必须要考虑能给当地带来什么商业机会或者价值。先当自己是做客的,要拿出客人的诚意。随着在当地落地生根,中国车企再逐步从客人的姿态变成主人的姿态,届时就要考虑如何为当地创造社会效益。”张贵兵说道。
  深圳传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范厚华表示,在海外市场,中国车企一是要弄清楚当地商业规则,即要尊重本地的利益关系;二是要尊重当地旧的产业格局,包括:供应商关系、存量和增量之间的差异。中国车企要以新产品、新概念、新技术促进当地市场产生“新的蛋糕”。
  在融入路径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认为,中国车企要在当地寻找能掌控资源的本土合作伙伴,多用当地的工作人员,踏踏实实用好当地的市场,遵守规则,好好发展。
  通盘谋划才能走得更远
  过去,出口业务在中国车企的整体业务版图中所占份额不大;如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出口“新三样”之一,海外业务于中国车企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国车企是时候大规模调整出海战略了。
  范厚华认为,首先,中国车企出海要从治理层面出发,要把海外战略提高到公司级战略;其次,战略定义要体现出车企在当地市场的布局、研发投入、市场培育、后服务市场的合作伙伴等。
  当然,在中国车企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以及分类指导。“这段时间出现了‘出海热’,一些企业盲目出海。对于没有人才和知识积累的企业,政府要警示他们不要盲目出海。对于技术转移的问题,政府要做区分,避免简单采取措施限制技术外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东红说。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姝彤表示,安徽省在汽车出海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一步完善走出去顶层设计,制定专门针对汽车的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对企业走出去参展给予补助;进一步完善皖车出海的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汽车出海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塑造汽车皖军品牌的美誉度,统筹推进汽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
  得益于企业和政府的紧密联动,皖车海外版图也在持续扩张。奇瑞布局越南、泰国;江汽集团连续6年获评哈萨克斯坦第一大汽车工厂;蔚来在欧洲第五十座换电站也在挪威上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