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赴美IPO,美股钟情中国造车新势力

发布日期:2024-05-22· 中国汽车报网 郝文丽 编辑:黄蓓
郝文丽 编辑:黄蓓

仅用3年就叩响美股大门,极氪成为了史上最快IPO的新能源车企。
  美国东部时间5月10日,极氪正式在纽交所开始交易,开盘价26美元,高于其IPO定价21美元,盘中最高涨至29.36美元,较发行价一度上涨40%,最终收于28.26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4.6%,市值约为69亿美元。
  极氪连涨两日的股价表现也打破了近年中概股的颓势,不仅完成了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让极氪的投资价值逐渐显露,更为国内汽车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更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

几番波折 融资之路并不平坦
  2021年3月23日,吉利汽车在2020年度财报会上官宣,极氪智能科技正式成立。同年4月,极氪便推出了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
  极氪001在首次交付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就实现了10000辆的总交付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这是中国主要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纯电汽车中交付速度最快的车型之一。2022年10月,极氪交付了10119辆极氪001,使其成为中国纯电汽车品牌打造的首款单月交付量超过10000辆的纯电高端车型。
  截至2023年末,极氪累计交付了196633辆汽车,成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中国高端纯电汽车市场交付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截至2024年4月31日,极氪已累计交付超24万辆,今年1~4月的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111%。不俗的市场表现,为极氪成功IPO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事实上,早在2022年10月,吉利就对外披露过极氪单独上市的计划,并且当时所选择的上市地点并非是美股,而是港股。不过出于种种考量,最终极氪又决定转战美股。去年11月,极氪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以股票代码ZK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不过还是暂时搁置了。
  好事多磨,如今的成功上市让极氪创造了历史。吉利控股首席执行官李东辉表示,通过IPO增加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升子业务集团经营核算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提高运行效率,极氪在这个全球交易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资本市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诚然,对于极氪本身来说,此番上市使得其融资渠道更加广阔,将助力其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同时,其品牌声誉和影响力的提升也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更广泛的商业网络,进而提升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事实上,极氪对资金一直渴求。在竞争愈加激烈、“内卷”持续升级的情况下,极氪要想长期保持竞争优势,技术研发、渠道扩张、补能扩张、营销广宣等方面,势必需要更多的资本来做支撑。因而在赴美IPO之前,极氪已经在2021年8月和2023年2月分别进行了两轮融资。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吉利旗下品牌众多,而新能源汽车品牌孵化的投资巨大,从其母公司吉利集团的角度来看,此番上市无疑也将有效缓解吉利的资金压力。
  极速上市 极氪与美股的双向奔赴
  极氪IPO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美股上市,则更令外界生出一丝好奇。
  5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四年期对华加征301关税的复审结果。这一决定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美国将进一步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与美国政府的经贸问题政治化不同,美股对中国电动车企业、智驾企业却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纽约时间5月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哈德逊收购I公司宣布,已与爱驰汽车欧洲公司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书,后者为欧洲市场提供电动汽车。这被看作是爱驰汽车欧洲公司拟在美借壳上市。有消息称,爱驰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市场的定价压力和竞争激烈,我们没有继续留在中国市场的计划。”
  不光造车新势力,智驾企业也在追赶这波赴美上市潮。5月6日,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已秘密启动在美国进行IPO的程序,预计最早于今年完成上市。据悉,Momenta有望通过此次IPO筹集2亿至3亿美元资金。而在此之前,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两家自动驾驶公司也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极氪之后,会有更多中国造车新势力以及智驾相关企业赴美IPO。一方面,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指出,科创板新规A股对创新科创类企业的盈利状况要求严格,其它的创业板等门槛也有提高,且上市节奏不易把握;港股上市屡屡破发,美股活跃交易和给出的初始较高估值吸引了更多企业,若接下来的降息预期落地,对于美股和身在其中的科技企业都是一波潜在利好,因为毕竟不太可能再持续加息了。
  当然,中美关系的波动也给赴美上市的企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因而,预计这些企业还会在如港股等其他资本市场寻求多地上市。成功上市之后,极氪的盈利压力也接踵而来,要对投资者负责。极氪未来需要将公司相关信息、动向都置于市场的“放大镜”之下,这对极氪的财务、管理、产品、技术等多个层面尽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纪雪洪也认为,造车新势力和智驾相关企业可以在美股寻求很好的资金渠道,美股也需要此类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为其提供新鲜血液。美股市场活跃度高、成熟度高、资金流通性也好,赴美上市比选择A股在周期上会更短。不过,美股监管也非常严格,上市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此便可以安枕无忧,如果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不强,美股市场也同样是残酷的。
  越是经济下行 越是中国汽车“出海”良机
  以极氪为代表,中国车企正在加速走出国门。
  极氪的国际化步伐,正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4月30日,极氪已在全球建成近380家门店。2024年,极氪不仅将进入欧洲8国豪华市场,还将进入东南亚、中东、南美、澳洲等50个国家地区市场,全球化战略全面提速。
  极氪不仅出口产品,更输出服务和品牌价值,通过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逐步建立起其全球化的品牌形象。极氪的国际市场拓展,不仅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力图为全球用户展现“中国智造”的魅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除了特斯拉、上汽通用等企业外,自主车企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中坚力量。据中国商务部数据,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升,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接受度也在增加。
  张君毅认为,如大众、丰田、通用等都是国际化品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也到了该迈出国际化步伐的时刻。随着自主品牌汽车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的扩大,全球化战略成为自主车企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吉利、奇瑞等诸多自主车企已经在这么做了,而如蔚来汽车等新势力建立初始就把自己作为全球公司运作。
  纪雪洪也认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的新发展方向。全球化战略有助于提升国产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全球化,国产汽车品牌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品牌的长期发展。国产汽车品牌在全球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能获得技术积累,还能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模式。
  当然,全球化战略不仅包括产品出口,也包括根植当地市场,在当地建设生产基地和构建产业链。极氪等品牌赴美上市能提升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和车企的全球化战略可谓相得益彰。“不过,能上市只是一小步,自主车企全球化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实打实的技术能力、产品实力和持续的组织成长性。”纪雪洪说。
  张君毅认为:“车企不仅要把产品和技术输出海外市场,还要考虑品牌和服务,甚至是管理体系和价值观,这才是长治久安、共赢发展的根本。全球本地化这是现在合资公司等努力在华做的,其实也是中国企业要在海外实现的。要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品牌,让国外用户和企业佩服。”
  事实上,越是在经济周期充满挑战的时候,消费者越愿意考虑更多的品牌尝试和选择,也越是中国汽车“出海”的良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