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公布,百年福特讲述绿色故事
从创始人亨利·福特,到现任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百年历程,福特家族及福特汽车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于环保的思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近日,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脱颖而出,荣获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大奖。另有7家环保社会组织获得年度先锋奖。此外,还有10个环保项目分别荣获生态旅游和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奖项。
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荣获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大奖
大力支持民间环保力量
据了解,“福特汽车环保奖”是福特汽车于1983年发起的全球性公益项目,2000年进入中国,一直坚持发掘、表彰和支持优秀的民间环保力量,旨在鼓励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保护本地环境和自然资源。
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设置年度贡献奖(含1个年度大奖和7个年度先锋奖)、生态旅游路线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奖三个奖项,于今年5月启动,共收到来自全国近200份有效申请提案,最终评选出的获奖组织大多是地方枢纽组织,为区域性环境议题做出了贡献。
其中,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因长年不懈地推动黑嘴鸥栖息地保护,开展环境教育、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为珍稀鸟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获得年度大奖。北京根与芽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等7家机构被授予年度先锋奖。
“生命长青”自然教育活动、云端藏寨的心灵回归——中路藏寨生态旅游等5个项目获得“生态旅游路线奖”。2022年也是该奖项开展的第二年,旨在挖掘和鼓励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的面向公众的优秀生态旅游项目,共收到42份有效申请,其中超过六成来自西南、西北等生态系统多样、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区。
另外,针对全球日益关注的气候变化挑战,2022“福特汽车环保奖”新设“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奖”,鼓励在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规模化的低碳生活方式中发挥了实际作用的环保公益项目。经过多轮评选,“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披露推动”、“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等5个项目最终获奖。
从2000年到2022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连续22年支持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累计资助超过500个优秀环保机构或项目,总计授予奖金3260万元。除了奖金支持,“福特汽车环保奖”还帮助提升环保组织能力,2022年以生态旅游和气候变化为主题,共开展面向环保组织和公众的七场线上公益培训,参与者近千人,满意度超过91%。
此外,福特中国携手长安福特,向全球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捐赠一辆全新探险者。这是继2017年向环保组织捐赠两辆福特撼路者之后,“福特汽车环保奖”再次以车辆奖励的方式支持国内的环保人士和组织。
绿色理念融入全产业链
当然,“福特汽车环保奖”只是福特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正如福特中国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杨美虹所言:“福特不仅仅致力于践行公益项目,与中国民间环保力量同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杨美虹向记者介绍,福特汽车作为最早遵守《巴黎协定》承诺减少碳排放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此前宣布将于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福特汽车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了企业运营和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包括实现车辆和设施零排放,在车辆上使用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以及负责任的采购等。
具体来看,在可持续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福特通过技术革新,不断开发可再生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对石化材料的依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竹纤维材料,不仅具备高强度和高刚度,同时竹子也是全球公认最佳的天然可再生材料之一,我们将它用在了新一代蒙迪欧后备箱毛毡中。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创意,例如将大豆发泡材料用于汽车坐垫,用回收塑料瓶中的纱线作为汽车座椅面料制造原材料等。”杨美虹表示。此外,蒲公英、椰棕、小麦秸秆、咖啡银皮、稻壳、番茄皮、龙舌兰纤维残渣等也都在福特的可再生材料“清单”中。
在上游采购环节,福特与第三方“责任商业联盟”合作,来评估自身的供应链,审核并给供应商打分。福特最新的《供应商行为守则》要求所有一级供应商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尽己所能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此,福特要求供应商汇报排放及水资源使用数据,并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另外,福特还加入了“先行者联盟”,承诺到2030年前至少采购10%的铝原材料。福特正在加大再生铝的生产和使用,打造绿色钢铁和铝材的供应链,以支持福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生产制造方面,福特通过引入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规范标准,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降低生产运营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打造绿色工厂。为此,福特要求旗下所有生产工厂在2035年前100%使用零碳电力。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福特中国生产环节单车能耗同比减少约2%。福特还在杭州、南昌等地的工厂启动了光伏项目,每年可减排6.5万吨。
推进低碳可持续发展
得益于系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福特承诺205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实现车辆、设施和供应商的碳中和,并在2040年前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出售的所有新车全部为零排放。
为此,福特正在积极探索电动化转型。2021年4月,福特宣布成立全球电池创新中心Ford Ion Park,加速动力电池研发。2021年9月,福特与韩国电池厂商SKI宣布将共同投资114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工厂和电池工厂。2022年3月,福特宣布将燃油车与电动汽车拆分为两个部门独立运营,为全球Ford+计划释放更多潜能,推动业务增长和创造价值。
按计划,2022年到2026年,福特将在全球电动化业务和创新技术领域投入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福特全球电动汽车产能将超过200万辆,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50%。在中国,福特电动化转型大幕也已拉开,不仅引入Mustang Mach-E纯电动SUV,还推出了Ford Select高端智能电动车专属品牌,以及独立的电动汽车直销网络。
另外,福特还与电池材料公司Redwood Materials合作,推进电池废料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说,从最初的资源开采到最终的车辆回收,福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贯彻其中。
除了最终的碳中和外,福特还设定了一些阶段性目标,例如,2030年前取消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035年前,车辆塑料只用可循环或可再生材料,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实现零废弃物填埋。
上述举措背后,福特的社会责任感显露无疑。杨美虹透露,早在23年前,福特就成为第一家开始主动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车企。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品牌传播中心公关部总监江琼也指出,环保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应倡导公众参与到环保中来,而各种调研数据显示,90后、00后的消费者对于产品背后的企业口碑、产品本身是否足够环保等越来越重视。
“福特汽车环保奖”正是福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体现,而通过一系列旨在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举措,福特也在践行着初心,即“创建一个更美好世界,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出行、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