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市场:一张流通领域的二手车名片——访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原总经理李振生

发布日期:2019-02-20· 中国汽车报网 焦玥 编辑:策划编辑部
焦玥 编辑:策划编辑部

  回顾我国二手车市场的风雨历程,有一个听起来颇为诗情画意的名字是无法绕开的,那就是“花乡”,“花乡”即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简称“北京旧车市场”,后简称“花乡二手车市场”)。作为国内二手车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花乡二手车市场曾经的掌门人李振生日前为记者讲述了北京“花乡”的前世今生,分享了他眼中的我国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历程。

  记者眼前的李振生,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声如洪钟。2017年,他从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的花乡二手车市场功成身退。不过,心系行业的他,并没有就此安享天伦之乐,而是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行业商会会长的新身份,继续为热爱的二手车事业奉献余热。

  ♦顺应市场需求起步早于新车

  1980年,李振生正值风华正茂,被分配到北京市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工作。该市场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主要负责计划经济以外的生产资料的调配,即所谓的“四代一调”,其中就包括汽车,李振生也由此与汽车结缘。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的需要,城市和农村对各类车辆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购买力较低,价廉实用的二手车逐渐受到青睐。1983年,国家开始重视老旧汽车的淘汰更新,与此同期,国务院成立了老旧汽车更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随后发布了一系列老旧汽车的更新办法。1984年,北京市出台政策计划淘汰尾气排放污染超标的021摩托车。按照政策规定,相关企业、个人可用两辆021摩托车置换一辆当年下线的天津大发面包车,这一置换任务交给了北京市生产资料交易市场负责。

  1985年,为了防止二手车交易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汽车交易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当年,经由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以及物资系统的批准,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正式成立。

  与大部分汽车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先有二手车市场再有新车市场,北京旧车市场作为我国汽车有形市场的雏形,比有着“车市晴雨表”之称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早了整整十年。

  李振生卖过电表、电缆、电风扇,也卖过新车,经手的第一笔二手车交易是北京首汽要淘汰一批50多座的斯柯达大客车、波罗乃兹、嘎斯、伏尔加等租赁用车,由于车况好、车龄不算太长、且有价格优势,北京旧车市场很快便帮其代销出去。北京首汽也成为伴随北京旧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客户。

  辗转多地迎来腾飞

  伴随着北京市城市规划的升级,北京旧车市场成立三十余年来辗转多地,最初并不叫“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据李振生回忆,北京旧车市场刚成立时,位于现左安门立交桥的西南角,连同新车及其他生产资料交易业务在内,占地约100亩。1987年,因政府占地,市场迁至化工里西口,由于条件所限,这里没有场地,只有街边的几间办公室。

  “成立之初,国内对二手车的需求量不大,因此二手车业务只是北京旧车市场的一个部门。我们短暂地卖过日本进口的二手车,随后顺应国家政策停了,之后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开业前几年,交易主体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市场每年的过户量不过一两千辆。”李振生回忆称,“直至1992年,市场迎来第二个发展阶段。我们搬到菜户营,有了40亩地,开辟了自由交易区,二手车经纪公司开始出现,市场真正具备了交易功能。”

  1990年,演艺人士和私营企业主购车活跃了汽车市场,也带动了私家车的交易。此外,出租车行业也加速发展,保有量连年激增。1995年,北京旧车市场的年交易量一举破万辆。李振生说,当年市场的交易量能过万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开始涉足二手车拍卖。北京旧车市场第一笔拍卖的委托方又是北京首汽,他们将天津大发、夏利等淘汰的出租车拿来拍卖,由于这里的经纪人比较多,买卖非常活跃,拍出的价格比北京市拍卖行要高一些,此后北京市工商局在处置罚没车时也选择了北京旧车市场。这一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前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属的汽车流通专业委员会成立。在该委员会的创始成员中有三位来自企业,李振生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惟一一位从事二手车交易的企业人士。

  随着二手车市场规模的扩大,40亩地远远无法支撑市场的发展,2002年,北京旧车市场搬到现在的位置——北京南四环花乡桥,占地500亩,对软硬件条件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推出“先行赔付,全额退款”的承诺,而且开创了符合二手车经营特点的排房式交易区,配备了2500平方米的车辆检测场和6500平方米的现代化过户大厅,北京旧车市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花乡二手车市场”从此名扬全国。李振生仍清晰地记得,市场一期开发了200亩,没几天摊位就被抢占一空,当时经纪人和商户的车就已达到几千辆。于是,花乡二手车市场加快了二期的进度,很快便投入使用。

  率先引入拍卖打通流通大局

  创领行业之先一直被铭刻在花乡二手车市场三十多年的成长史中,一些超前的做法得到了国内二手车行业的认可和借鉴,对此李振生一直倍感自豪。在这其中,最早引入拍卖模式,并推动我国二手车的跨区流通,无疑是花乡二手车市场发展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起拍卖,李振生兴致来了。1994年,他跟随北京市汽车协会到日本和美国考察学习,在日本见识了日本最大的拍卖公司USS是如何“拍全世界”的,一场拍卖车源数量多达几万辆。回国后李振生与“老搭档”北京首汽就参考USS的模式在花乡二手车市场试水一事一拍即合,火速成立了拍卖公司。

  宣传意识很强的李振生,在筹备第一场拍卖时在各大报纸做足了广告。当年正逢汽车进入家庭的热潮,报名异常火爆,李振生决定采取现场售票的方式来控制人数。“从没见过拍卖物品还要买票入场的。”受邀前来的北京市拍卖行领导言语间透着羡慕。尽管凭票入场,仍没有挡住人们的参与热情,现场人数还是达到上千人,不少都是从外地远道而来的,没有座位的就站着,进不来的就在墙头扒着看。

  拍卖让花乡二手车市场一炮而红,吸引了全国各地准备开设二手车市场的人士前来参观学习。令李振生记忆犹新的是,2000年初,东风汽车一位战略部长来花乡二手车市场考察时说:“花乡在全国这么有影响力,应该走出北京,做成全国的市场,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实现跨区交易。”这番话给了他不少启发。与此同时,USS模式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虽然碍于国情和市场规模,花乡二手车市场还做不到“拍全世界”,不过我国的市场足够大,可以先试着“拍全国”。

  其实对于互联网,李振生并不陌生。在他的主导下,北京旧车交易市场很早就实现了计算机办公,1987年还因此得过北京市科技奖。2002年,李振生从一家倒闭的游戏网站拍卖到全套设备,用来打造花乡二手车市场的网站,并在网站上发布市场的车源信息。

  时至2004年,“拍全国”的机会来了。国家出台《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全国党政机关单位启动公务用车改革。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李振生联合国内几家二手车市场,搭建了一个电子拍卖平台。

  “我们的第一场网上拍卖也是盛况空前,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前来报道,不过碍于网络设备,一下子涌入平台的人数太多,服务器一度瘫痪。”李振生说,“当时每个拍卖现场都设置了一块大屏幕,一位计算机操盘手负责与各地市场连线,身处连线地的竞拍人可以在线举牌出价。此后不久,二手车网上拍卖就风靡全国。”

  2008年,李振生发现很多消费者到市场来卖车,却被“黄牛截胡”了,市场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商户利益,设立了“即时拍”。花乡二手车市场提供场地,消费者来到市场后可以参与出价,把车拍给市场内的经纪公司,相当于现在的C2B模式,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2010年底,北京发出汽车限购令。2011年,花乡二手车顺势启动了“置换拍”,将合作4S店里置换下来的车拍给市场的经纪公司,进而扩大了C2B模式的渠道。

  除了在经营模式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花乡二手车市场在诚信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在李振生看来,诚信应该是二手车行业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2012年,二手车行业态呈百花齐放之势,为了提高花乡二手车市场乃至整个二手车有形市场的行业竞争力,颇具行业号召力的李振生,联合全国29家较大规模的二手车市场成立了二手车诚信联盟,并以诚信为基础,搭建全国的B2B交易平台,打通二手车全国流通大局。

  2017年底,李振生正式退休。虽然这两年碍于政府规划,花乡二手车市场的再发展遭遇瓶颈,让他颇感遗憾,但他坚信花乡二手车市场乃至二手车有形市场还是有未来的。“作为市属企业,必须服从北京市疏解大型市场的规划,花乡二手车市场的新址已基本敲定,相信不久后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现代化、具有更好消费体验的二手车市场。”李振生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