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汽车金融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9-01-07· 中国汽车报网 郝文丽 编辑:刘群
郝文丽 编辑:刘群

  眼下,在汽车金融行业呈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过度追求放贷速度使一证贷(一张身份证就可办理贷款)等现象较普遍,这背后存在的风险与隐患也逐渐暴露。多位专家曾在公众场合表示,2019年有可能是汽车金融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

  那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汽车金融行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该如何投入更多关注呢?且跟随《中国汽车报》记者一起听听,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汽车金融行业北京峰会”上,从业者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 许建文】

车抵贷行业原来比较low,因为以前这个行业主要是典当行甚至是黑社会在做。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网贷的发展,车抵贷行业才从原来比较野蛮甚至说暴利逐渐向一个阳光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经过几年行业洗牌和淘汰,真正算是到了一个寡头胜出或者出清的市场。为什么能出清,就是整个行业风控模式和风控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是典当,今天是授信。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科技大幅提升效率,数据让我们把客群看得更清楚,好客户和坏客户能分得更清,所以在这几年车抵贷行业从典当向数字方向转换,数据化和风控模型化的精准,这几个维度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从野蛮生长到今天的规范化,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希望2019年有更多的传统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信托还是融资租赁公司,有机会参与到车低贷市场,因为这个业务能真正解决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汇通信诚副总经理 万平】

  我觉得做风控最核心的一个点就是大数据的支持。风控管两类客户,一类是骗贷客户,一类就是还不起钱的客户。2011年那时候我们合作过很多非常优秀的SP,他们有非常好的渠道,但是到今天为止,这些SP几乎已经消失了,他们是被风险消失掉了。

  现在C端的客户从客户分类上来看分ABCD级,AB类客户大量是被现在的银行、包括金融公司获取,而融资租赁公司接触的客户更多是C类,即中等偏下的客户。我们如何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去排除掉这部分所谓的风险比较高的客户?根据我们内部的大数据分析,发现80%的逾期是产生在D类或者Z类客户上面,我们内部也把所有的客户做了一个类似于支付宝分级,在前端把低端客户拒绝掉。

  【第一车网·蓝本价CEO 赵云】

  听到大家谈CR、系统、人脸识别、风控金融等各个方面,但是唯独缺了一个汽车金融的核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车辆残值,对于整个金融的风控,资产的安全其实是很大的一部分。

  我们过去这几年分析残值的时候发现,包括北方、南方,东北、广东、广西、云南一个车的价值衰减的过程,残值涨跌的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当宏观的因素如税收、国六加进来的时候,残值的变化和波动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一样。

  其实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因为厂商在这方面更有严格的体系和完整制度),他们在残值的管理体系中最先动了起来,我们也希望有机会跟更多的汽车金融公司合作,因为只要你开展汽车金融业务都逃不过汽车管理残值这一关。

  【创富融资租赁CRO 梁彧】

  创富融资租赁定位做中高端,高端车、豪华车、超跑,服务于中高端车的客群。前面嘉宾提到了很多风控技术,不论人脸识别、反欺诈、资料快速识别、运营效率,包括贷后的GPS,可能涉及到拖车处置,我们也在用。但是从我个人的理解,这些运用还不够,总体来说我们的客群不只看C本身,很多时候还关注B企业本身。

  如何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我们小B端零售业务,可能B端要考虑的环节更多,需要更多的科技应用,不仅仅是关注它每个月自动还款,可能要舆情监控、风险预警,随时关注这个行业包括一些宏观的话题。

  【美利金融副总裁 乔木】

  今天早上看了一个段子,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在2019年,我们只有把风控、科技,做得更细致、优秀,这样公司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经过一轮野蛮生长,客户已经被教育好了,未来只需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