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承浩:深蓝汽车以创新、开放、高效成就美好出行 | 高端访谈
作为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汽车正以独特的技术双轮驱动战略,重新定义家庭出行的标准。通过深度整合长安汽车的技术资源,以及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强强联合,深蓝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更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在2025上海车展上,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谢戎彬与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邓承浩展开一次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深蓝汽车的技术创新、市场布局及未来发展方向。
访谈嘉宾: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 邓承浩(左)
访谈主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谢戎彬(右)
冲刺全球销量50万辆目标
谢戎彬:本届上海车展期间,深蓝汽车的参展情况如何?
邓承浩:车展媒体日的焦点是旗舰车型深蓝S09。该款车4月23日开启预售并发布权益价格,旨在通过聚焦展示强化品牌高端形象,展现技术积累,让用户深入体验产品优势。车展公众开放日,我们的全系车型将悉数亮相,呈现完整的产品线。
谢戎彬:深蓝汽车2025年的发展目标有哪些?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邓承浩:2025年,我们将冲刺全球销量50万辆目标。今年1~3月,深蓝汽车的月交付量分别为24575辆、18738辆、24371辆。
今年,我们的计划是推出家庭大6座智慧旗舰SUV S09与代号C518的新车型,完善产品矩阵。它们全系标配L2辅助驾驶系统,为更多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服务端,我们继续推进“三中心”建设,已建成1000+订单中心、300+交付中心、700+维保中心及6000+全域触点;此外,还通过“服务+”关怀行动,以5大承诺、4项升级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作为长安“海纳百川”计划核心,深蓝汽车2024年新进入34国市场,海外销量达1.61万辆;2025年市场范围将覆盖5大洲的90国。
深蓝汽车正加速推进全球化,2025年海外产品矩阵包括S05、G318、S09、S07、L07,各款车型已凭借高性价比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今年一季度,深蓝汽车泰国罗勇基地投产,一期年产10万辆,将助力东南亚市场拓展。我们在海外市场将通过本地化合作优化服务体验,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谢戎彬:深蓝汽车去年的盈利情况如何?对于今年的发展有何预期?
邓承浩:2024年,我们已实现阶段性盈利,验证了商业模式的有效性。2025年,汽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深蓝汽车有信心通过规模效应与技术降本实现盈亏平衡,具体情况将结合市场环境综合评估。
谢戎彬:下一步,深蓝汽车在技术领域还有哪些规划?
邓承浩:我们将深化超级增程2.0路线,提升出行效率与安全性;与华为合作推进智能驾驶,打造DEEPAL AD PRO解决方案,提供ADS SE主视觉方案及ADS全栈方案,解决辅助驾驶成本高、操作复杂、安全性担忧3大痛点,实现“安全、好用、爱用”的技术落地。
与华为深度共研高效合作
谢戎彬:在4月22日举行的华为发布会上,深蓝与华为的合作备受瞩目。具体的合作历程如何?有哪些独特之处?
邓承浩:可以说,深蓝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是一段深度共研、协同定制、共同孵化、互相欣赏的双向奔赴过程。从首发ADS SE和ADS 3.3版本,到首发华为座舱无仪表方案,再到首发座舱几十个共创场景,我们与华为的合作成果丰硕。
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深蓝汽车以行业最快的效率推进项目,成果快速落地。从首次签约到产品落地,再到新产品的再次快速落地都体现了双方的高效合作。
在华为与众多汽车品牌的互动中,深蓝与华为合作的独特之处在于深度共研和高效推进。我们不仅是技术上的合作伙伴,更是共同探索智能电动汽车未来的同行者。今后,我们还将与华为一起努力,把全球最好的辅助驾驶产品带给广大用户。
谢戎彬:在合作中,深蓝与华为各自的优势是如何体现的?又如何形成互补?
邓承浩:作为国企阵营中发展最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汽车拥有深厚的造车底蕴和全产业链优势。华为则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通过与华为深度合作,我们共用华为乾崑智能3.0高阶大模型,实现了云端算力共用、算法网络共用、数据共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为用户提供全国都能开的高速领航辅助以及可见即可泊的智能泊车等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在合作过程中,深蓝汽车超强的制造实力为方案的验证提供了高效保障,是方案最终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我们的团队在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上与华为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演了通过AI模型优化与数据闭环的主视觉方案,不仅成本直降60%,更实现了无高精地图的全域智驾创新方案。
谢戎彬:深蓝与华为合作的后续成果还有哪些?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邓承浩:在现阶段的合作产品成果方面,深蓝S07和L07已成为20万元售价内首搭华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让用户能够以亲民的价格享受更高品质的智能驾驶辅助体验。最新上市的旗舰级标杆产品S09则采用更高阶的智能化技术,包括华为乾崑智驾ADS 3.3和鸿蒙座舱5。今年下半年,S09还将成为首批支持升级到ADS 4的产品。
在企业战略层面,今年2月,我们与华为在重庆正式签署全面深化业务合作协议。未来,我们将加大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合作规模,积极推进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华为也将通过新的合作模式,为我们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价值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深蓝汽车将与华为共同致力于推进新技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快速落地与应用,加速全民智驾的普及进程。
智能化要从可用到可靠
谢戎彬:您如何看待今年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邓承浩:据预测,2025年,全球新车市场销量将同比微增2%,至9000万辆;中国新车销量有望超过3200万辆,同比增长3%。国内汽车市场“洗牌”加剧,中国品牌加速“出海”。与此同时,汽车动力结构多元化发展,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30%,中国市场上纯电动、插混+增程式、内燃机汽车或呈4:4:2的格局。汽车技术竞争进入智能化下半场,2025年组合辅助驾驶迎来商业化拐点,多动力与智能化结合的企业无疑将更具竞争力。
谢戎彬: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一些影响,中国车企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挑战?
邓承浩:长安汽车坚持长期主义,实施人才、产业本地化与ESG建设,涉美业务占比不足10%,所受关税风波影响有限。深蓝汽车依托 “海纳百川”计划,构建6大区域布局,我们的核心策略,一是本地化运营创造价值,二是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出海”,提升成本与体系竞争力。
谢戎彬:面对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您有何研判?企业将如何作为?
邓承浩:汽车智能化呈现普及化、安全化、法规化趋势,2025年L3辅助驾驶应用或加速落地。面对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企业需关注固态电池等电动化技术突破,深蓝汽车已首发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拥抱AI 数智汽车生态,推动跨界融合,坚守辅助驾驶安全底线,让智能技术从“可用”走向“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