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企业出海系列之六长城汽车
如今,长城汽车的SUV很出名,哈弗、坦克等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并且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长城汽车最早的出海产品是皮卡,1997年,长城皮卡首次走出国门,正式开启了长城汽车的出海之旅。
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历史一般都不长,大多早期都存在积淀不厚、底子薄的难题。吉利汽车抓住了吞并沃尔沃的机会,实现了逆风翻盘。比亚迪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机会。那长城汽车成长又是靠什么?
长城汽车的起家产品是皮卡,第一款出海产品也是皮卡。之后,从皮卡转型到SUV上正好契合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欧美有不少消费者车库中停放着多辆汽车不同,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家里有且只有一辆车,这也使得消费者对这一辆车有诸多的功能需求。上下班靠这辆车,郊游靠这辆车、走亲访友靠这辆车,等等,这些应用场景的路况相差较大,轿车往往很难胜任,但SUV基本能够覆盖这些需求。长城汽车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做大做强。
早期消费者对SUV的需求有多强烈?看看长城汽车早年的销量数据可以窥探一二。2003年,长城SUV车型的销量为27091辆,同比增长高达150%以上;2004年,长城汽车旗下的SUV车型,特别是赛弗和赛影,在SUV整体市场中的份额达到了17.4%,稳居销量冠军。2005年,长城SUV系列以28462辆稳居榜首,占整个SUV市场份额的14.1%。凭借SUV的出色表现,长城汽车在一段时期扛起了自主品牌的大旗。
资料来源:AI收集整理 单位:万辆
在国内站稳脚跟之后,长城汽车开始把目光看向海外。长城汽车的出海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2003年属于初级阶段,1997年,长城汽车首款皮卡车型出口,这是长城汽车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这个时期,长城汽车的产品主要出口到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皮卡车型为主。
2004年-2013年,长城汽车的出海进入快速增长期,从2004年的5300余辆增长到2013年7.33万辆。出口产品也从早期的皮卡为主,新增了多款车型,SUV、轿车等车型也开始出口,丰富了长城汽车的出口产品线。这个时期,长城汽车不再单纯地出口产品,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手段,并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组装厂,如俄罗斯、乌克兰、越南等。
我国汽车界曾流行着一种说法,汽车产品围绕亚非拉经济不发达国家打转,而长城汽车击碎了这个怪论。在这个时期,长城汽车成功进入澳大利亚、智利等新兴市场,并在这些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2014年之后,长城汽车进入下一个阶段。它开始进一步升级海外战略,提出了全球化战略,加快海外市场的布局和拓展。长城汽车提出了“生态出海”模式,不仅出口产品,还输出技术、文化和品牌等综合软实力,实现产业链的本土化。长城汽车开始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在泰国、巴西等国家建立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泰国市场,长城汽车更是建设了海外市场首家用户体验中心,并构建了覆盖70%泰国充电站的生态补能服务。
长城汽车出海有几个标志事件,2021年,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化体系;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正式发布欧洲战略,并开设德国子公司、设立欧洲总部;在巴黎车展上,长城汽车带来了多款新能源产品,并宣布部分车型在欧洲市场上市。
长城汽车的出海历程经历了从初期阶段的整车贸易为主,到快速发展阶段的车型多样化、海外布局扩展,再到战略升级阶段的全球化战略、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出口以及生态出海等多个阶段。长城汽车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以及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记者梳理了长城汽车海外布局的生产基地情况。
资料来源:AI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