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老友 结新朋,大众手握新合资长期主义“金钥匙”

发布日期:2024-11-27· 中国汽车报网 万莹 刘晓冰 编辑:刘晓烨
万莹 刘晓冰 编辑:刘晓烨

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今“上汽大众”)合营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中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就此诞生。

2024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营合同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至2040年——中国汽车业新合资时代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40年前,我们携手成立了首家合资企业。今天,已经有超过2800万用户驾驶着上汽大众的汽车。此次合资合同续约,再次彰显了这一合作关系的深远意义,以及中国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所说,40年来,上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共成长;大众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业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见证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汽车业由小到大、由弱渐强。

站在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40年的新起点,大众集团厚积薄发,已经手握开启新合资时代大门的“金钥匙”……

四十载合资合作佳话

与中国市场携手共进

中国轿车产业的现代化之路始于1984年10月10日。随着上海大众(今“上汽大众”)合营合同落笔签字,“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渐渐响彻神州大地;之后,大众集团又带来捷达、奥迪A4、帕萨特、高尔夫、ID.纯电家族等一系列国民车、大“爆款”和新能源车型,可以说,大众集团既是中国轿车市场的启蒙者,更是中国汽车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

一个个大“爆款”离不开优异的供应商体系。大众集团在引入车型的同时,将许多国际知名配套供应商带到中国,持续推进中国本土化,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供应商体系,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合资企业,不仅完善、健全了中国汽车产业链,而且助推了汽车领域法律法规、人才建设、营销体系等方面实现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大众集团面向中国市场引进了更多先进技术和创新车型,加大研发投入,在中国市场厚积薄发,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回顾4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可以用‘波澜壮阔’4个字来概括。”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所说,“开放”让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全球化,成为世界汽车最为活跃的增长极,诞生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合资企业,“我们不要否定、不要怀疑、不要质疑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起到的关键历史性作用。”这其中,大众集团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极,40年的合资合作,既是与中国市场共成长的40年,也是助推中国汽车业整体向上的40年。

数智化惊涛拍岸

惟创新砥砺奋进

而今,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竞争逻辑在改写,合资合作也进入了新时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总结的那样,过去40年,合资车企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外双方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模式已从当年的1.0版本提升至2.0版本;从简单的“技术换市场”到现在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先全球;从双方优势互补到如今的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

面对汹涌澎湃的“数智化”浪潮,大众集团深知惟发展创新,才能勇立潮头。于是,大众集团与中国一汽、上汽集团两大合资伙伴也是老朋友们,积极布局智能电动出行,加大在数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相继推出ID.纯电家族等新能源车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领先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2019年11月,大众集团中国首座MEB平台专属纯电动汽车工厂——上汽大众上海安亭工厂落成;2020年,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建成投产;2023年,大众安徽MEB工厂投产……

拥抱老朋友,大众集团亦不忘积极开拓新朋友圈,全方位融入数智出行新生态。先后与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等达成合作,加强在动力电池、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等方面的研发实力;与小鹏汽车等新势力企业合作,加速创新,开发全新车型。同时,与本土合作伙伴通过开迈斯合资公司,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 2025 年在全国建成超过17000 个充电终端。“中国引领着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的创新发展,基于新合作协议,我们将进一步融入中国产业生态,充分发挥本地创新能力。这也将为大众集团带来全球范围的战略竞争优势。”贝瑞德说。

拥抱新合资时代

行稳致远向未来

谈及合资合作的贡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认为,中外合资成功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迅速提升了国内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合资合作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造体系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先进汽车制造体系和能力;合资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汽车人才;合资车企为各大汽车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提供了资金保障;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资企业的贡献不止于汽车业,从社会经济贡献的角度来看,合资企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通过税收和产业链效应为地方和中国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估算,上汽大众及一汽-大众自成立以来,累计上缴利税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认为,40年来,合资车企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相信40年后,合资车企也将在改革开放中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大众集团对在中国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持续并存。2020年以来,大众集团已在中国累计投资约100亿欧元,其中,向大众集团海外最大研发中心——位于合肥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投入约35亿欧元,旨在持续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通过高度的技术本土化、充分利用中国创新势能,大众集团将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的脉搏,提升效率,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30%。

站在新起点,合资车企真正实现了双方母公司对企业的深度赋能。通过汇聚双方优势资源,打造合资新模式,自主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用户需求的产品。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大众集团也正持续深化、创新与合资伙伴的合作,例如,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中国专属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即智能数字平台,同时共同开发多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AUDI品牌高端智能电动车;与一汽集团合作,奥迪一汽新能源推出PPE平台首款高端纯电车型Q6L e-tron;自2026年起,中德双方合作开发的多款插混、纯电动车型将陆续推向市场……

长期主义,淬炼成金。合资合作、互利共赢,是“不变”的成功基石;与时俱进、突破创新,积极扩大朋友圈、更深度融入中国生态系统,是“变”的生动写照,回顾大众集团在中国的40年旅程,始终在“不变”与“变”中稳步前行、持续成长。面向新时代,大众集团将与老友新朋携手并进,持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及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共绘中外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