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继续“不客气”
“明年,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必须进入行业头部!”10月18日,在2024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所言,掷地有声!
一年前的2023年10月16日,在奇瑞科技日上,尹同跃曾说出“奇瑞新能源要不客气了!”彼时,奇瑞新能源的排名还比较落后,而由此开始发力,节节攀升。今年9月,奇瑞新能源车型销量5.894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83.4%,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成功跻身新能源汽车行业前四位,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奇瑞终于把“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变为“起了大早,赶上大集”。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发表讲话
而且,今年奇瑞控股集团越来越多表现出“不客气”,9月汽车销售总量达到24.4534万辆,同比增长28.6%。今年全年奇瑞的汽车销量目标要达到260万辆,其中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将超10万辆,确保进入行业前三,力争第二……如今,27岁的奇瑞正越来越“不客气”,洋溢蓬勃朝气,彰显底蕴实力,加速驰骋跃迁。
智能化上“不客气”
近年来,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进入新阶段,以AI大模型、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技术创新突破,如“物种大爆发”般纷纷涌现,也为汽车产业变革智能化“下半场”带来新的挑战。
在尹同跃看来,AI大模型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给奇瑞送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帮助企业应对快速成长中的诸多挑战。
一直在奇瑞倡导智能化的尹同跃认为,开发和使用好AI大模型,企业综合能力才能大幅提升,并实现量、价、利的高速增长。奇瑞目前技术创新的“ 6+1”战略支点,就是2C+3智+ESG,再加上AI。2C是电池、电芯,3智是智舱、智驾和智慧平台,以及ESG技术,AI是全程赋能。为此,奇瑞布局了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电池研究院、芯片研究院、NEXT AI研究院、绿能公司等,组建了一批瑶光实验室,希望让奇瑞从过去非常纯粹的“理工男”,变成拥有超级大脑、超级智慧的“Superman”。
尹同跃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和海量数据的联动、海量数据的再加工,既能为每个用户提供超出想象的辅助和服务,也能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边界、创造价值的边界。在他的思考中,智能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I不仅重新定义了汽车,也在重新定义各个行业,重新定义人类社会。传统车企更重视汽车的物理价值,新势力更重视情感价值,奇瑞既要很高的物理价值,又要很强的情感价值。从汽车本身来看,它已经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超级云/管/端的端口,纯机械工程的复杂系数大幅降低,但软件、芯片的复杂系数和要求大幅提高。智舱、智驾、整车智能架构,让汽车越来越像一个可以自我进化的智能体,需要电动化+智能化的统筹设计,需要AI大模型的全面加持。
智能化正在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据透露,奇瑞最新推出的面向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进化大卓智驾C-Pilot 4.0到C-Pilot 5.0,让奇瑞智能汽车全面进入高阶智驾NOA元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发表讲话
“大卓智驾让出行更简单。”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首席技术官高新华谈到,通过全球验证的无图高阶智能驾驶C-Pilot 4.0,将搭载全系品牌,成为城区智驾的普及者;同时布局的C-Pilot 5.0,通过超大算力和端到端算法,构建智能驾驶能力,给全球用户带来安全智能,灵动出行新体验。而奇瑞推出的Lion.AI智舱大模型,是由奇瑞垂类大模型lion butterfly和汽车大脑智能体Carmind组成。大模型技术的出现,使奇瑞未来将不仅提供给奇瑞车主一辆优秀的车,还会附上一颗聪明的汽车大脑Carmind,对用户进行不失联的陪伴及服务。
据高新华介绍,奇瑞2025年高阶智驾将搭载十几款车型量产上市,从无图城区NOA到自主旗舰高速NOA,依托于端到端技术快速实现NOA规模化量产。奇瑞发布的奇瑞智驾大模型,通过云端world model生成丰富场景,形成感知大模型加规划大模型模拟人脑行为决策,2025年将实现一段式端到端,2027年,形成VLA大模型,让汽车真正进入智能驾驶时代。
前沿技术创新,一向离不开深厚技术底蕴的支持,也是奇瑞敢于喊出”不客气”的底气所在。正是源于27年的持续创新,奇瑞以经得起考验的实力成就技术超越,驱动技术奇瑞不断进阶。高新华透露,经过瑶光2025战略两年的积累和探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跨界创新、融合创新的奇瑞,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全面进阶,实现了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10+项重点技术突破。
“由此构建起高质量技术价值创新链,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前沿。”高新华坦言。
国际化上“不客气”
国际化是中国车企成就自身、成就未来的必由之路,但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关税壁垒、“脱钩断链”等诸多挑战也相继而至,如何应对挑战成为走好国际化之路的关键。
“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不仅是开展了全球化贸易,布局了全球化市场,更重要的是有全球化经营理念、全球化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贡献。”对于国际化,尹同跃深有感悟,他表示,既要从中国看世界,也要从世界看中国,要用“落地生根”的方式走进海外市场,成为造福全球的“贡献者”。
尹同跃坦言,奇瑞不仅吃“技术饭”,也是很早就吃“国际饭”的中国企业,目前奇瑞海外出口已经接近销量的一半。在尹同跃看来,在奇瑞出口20多年的过程中,有很多经验教训,也有很深的感悟,在海外每到一处,奇瑞都要先予后取,扎根当地,坚持“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要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公民。同时奇瑞也坚持“In China, For Global”(在中国,为全球),共同抱团出海。
如今,奇瑞集团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都在积极瞄准海外市场。今年9月,奇瑞出口10.9048万辆,同比增长20.6%,单月出口突破10万辆,刷新历史纪录。对此,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表示,要在市场竞争的“牌桌”上呆下去,要走好国际化之路,都必须把握国际市场动向,面向全球进行研发布局,坚持品牌向上,在国际化之路上走实走稳走强。
“不‘走出去’要活得好很难。”张国忠进一步谈到,自主创新、国际化是奇瑞的两大支柱战略,奇瑞一直坚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对国际化在品牌、产品、战略等方面都有规划,而且要带动研发、制造、供应链都要“走出去”,为不同海外市场的当地用户创造价值。
奇瑞在“出海”中形成的经验,为行业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在奇瑞,产品“走出去”之前,奇瑞坚持提前做好“三个开发”和“一个贡献”,即海外当地的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产品竞争力开发,希望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投入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研发,建设本地化团队,海外属地员工已近1万人,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奇瑞的社会价值。
对于奇瑞加快“走出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认为,奇瑞注重全球化布局能力,以雄厚的技术储备满足不同地区用户需求。
“要想在经营质量、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等方面进入真正意义的世界500强,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持续的创新,走长期主义之路。”一向看重长期注意的尹同跃表示,实现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全面提升,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提升,积极连接全球、拥抱全球、拥抱未来,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多的美好生活方式。
加码创新“不客气”
“创新是灵魂,是刚需。”尹同跃屡屡将技术创新作为奇瑞发展的命脉。
正是依托技术奇瑞的强势赋能,奇瑞2024年完成量质齐升的全维进阶。1-9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突破175万辆,连续成为全行业唯一实现新能源车、燃油车及国内、海外“四赛道”销量全部刷新纪录的车企;同时在新能源增速、出口规模、SUV市占率都保持行业第一,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强势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我们一直认为质量排名比销量排名重要,创新能力比盈利能力精彩。”尹同跃强调,当前的汽车行业,更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品类创新,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做差异化竞争。中国每年有约3000万辆的新车市场,全球有近1亿辆的新车市场,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对奇瑞来说,始终要通过创新赋能产品和服务,使其具有唯一性和差异性,推动品牌向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鲲鹏动力新成员鲲鹏电池品牌正式发布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正在行业形成新一轮竞争,高新华谈到,奇瑞首次发布的鲲鹏电池品牌能充得快、跑得远、用得久、够安全。而且,奇瑞鲲鹏电池打造了三大品类,包括方形磷酸铁锂系列,引领安全、快充新标准,适用于多种电动车型,其纯电最长续驶里程可达600公里,也是PHEV、REEV车型的首选;方形三元系列,引领高能、快充新标准,将纯电续驶里程提高到800公里的新高度;大圆柱三元系列,集安全、快充、高能于一身,纯电续驶里程可跨越1000公里的新征程。
而奇瑞集中在传统内燃机和电动化方面的优势,打造的鲲鹏C-DM超能混动技术H4J20+DHT230超能混动新组合,令行业瞩目。高新华介绍,新研制的H4J20热效率达到45%,在2.0L级排量中是领先的。DHT230采用最新的电磁离合和电动供油等先进技术,实现综合效率92%,最大功率230kW,最高转速24000rpm,达同级产品领先。得益于C-DM超能混动,风云T10以续驶里程2169.641公里的成绩,创造了吉尼斯最长续驶里程世界纪录。今年夏季,在高温高速、极限续航、能耗测评中,奇瑞风云A8超级混动夺得能耗第一名。
正如奇瑞一直强调的“最大的豪华是安全”,高新华表示,奇瑞在全球16款车型上25次获得五星认证。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例如星纪元ES、ET,更是首获六维电安全认证。奇瑞产品的每一步,都彰显我们对安全技术的极致追求。奇瑞不仅以五星技术保护全球用户安全,更以五星得分来擦亮中国品牌。
“谁重视原始创新的能力,有颠覆式的技术突破,谁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颠覆者’和‘引领者’。”尹同跃提出,要打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通过原始创新和“根技术”的突破,做未来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内燃机时代,中国汽车在技术创新上是“跟随者”和“追赶者”的角色,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平台等核心技术都是追赶西方。但是到了电动化时代,在“三电”、智能化、AI、大数据等领域,行业都在探索技术“无人区”,没有经验可循,只有创新能占据先机。
面对奇瑞市场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销量加速增长的现状,李学用认为,营销背后最大的支撑还是科技创新。奇瑞让造型设计师、工程师直接与用户交流,车型如何设计、性能如何配置让用户说了算,从而使奇瑞的技术创新与车型迭代紧贴用户、紧贴市场,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奇瑞在打造面向现实主义的产品开发体系的同时,也在建立开放创新、宽容失败、联合共创的平台,打造创新生态,做融合创新的“集大成者”。“我们也会像华为、苹果一样,‘逼’着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拿出不一样的技术。”尹同跃说,也会力争供应商把最新技术优先搭载在奇瑞产品上,为用户打造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消灭同质化。还要在奇瑞内部打造“有围墙的研究院”,通过流程创新,加速把手机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ChatGPT技术等各种跨界技术都集成到车上去。
开阳实验室盛大开启
尹同跃特别提出,奇瑞新推出开阳实验室,就是奇瑞来出钱、出人、出订单,支持各种创新创业团队从0到1的原始创新,支持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成功了,大家举杯同庆,共享产业化成果;不成功,我们提供“车马费”,承担投资风险。希望全球的院士、专家、博士们的论文不仅仅写在纸上,更写在汽车零部件上,写在汽车产业、产品上,不断为汽车注入面向未来的、崭新的元素。奇瑞需要与全球的伙伴成立更多的联合实验室,让更多的成果上车,打造更多的产业化项目。
看到了奇瑞在技术创新、智能化、国际化方面的实力和成果,才能更为看懂奇瑞的“不客气”,更像是奇瑞奋进的誓言。在尹同跃眼中,奇瑞将把技术创新拓展到造型、生态、公益、文化等多场景的跨领域创新。“我们会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一样,把智能化,把AI作为奇瑞下一个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而且奇瑞已经有了一系列布局。”尹同跃心心念念的“小目标”就是,奇瑞明年必须进入行业头部!
对此,行业正拭目以待,看奇瑞如何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