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出口近500万辆,再上新台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成为拉动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要力量,对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从2021年突破200万辆,到2022年的311万辆,直至2023年的接近500万辆。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且2023年的增长远超预期。
机会市场为出口增色
分析2023年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除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的快速增加和海外汽车需求等因素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的推动作用。2023年1-11月,我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达到84.1万辆,预计全年有望超过90万辆,而2022年全年这一数据只有16万辆,俄罗斯市场每年的汽车需求也只有80万辆左右。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2023年,我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的这种庞大体量是特殊因素造成的,是一种‘机会市场’,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仅俄罗斯市场这一特殊因素,就将对未来我国汽车出口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提醒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当前中国汽车出口的这种高增长。“贸易出口只是一国汽车海外发展中很小的一部分,要想取得更好的国际化发展,必须依靠海外生产,而中国目前在海外生产方面还很弱小。同时,要做好在海外市场的体系能力建设、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工作,真正融入目的国市场,做好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不过,许海东也表示,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仍具有一定的潜力,中汽协预计,出口数量有望达到550万辆。
中汽协统计整理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汽车出口前十的国家中,俄罗斯之外,西班牙表现也较强劲,同比增长1.3倍,达到12.4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分别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
不过,我国汽车出口的这种快速增长背后,也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值得全行业、企业引起重视。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特别强调,我国汽车出口的“价格战”已经由国内卷到了国外,并且带动了海外市场上更多汽车品牌的价格战,这种纯粹的恶性竞争,不仅损害了中国车企自身的经营效益,还容易让很多海外市场降低对中国品牌的好感和欢迎度,不断通过法规、政策、碳税等构建贸易壁垒。数据显示,在中东海湾六国,中国品牌汽车市占率从去年的33%,一下子下滑到了今年的11%左右。其中,在沙特市场,中国品牌近一年的市占率,从23%迅速跌到了10%以内。在南美的智利市场,中国品牌排名大幅下降,跌出前十。“中国汽车要吸取之前中国摩托车出海的教训,不能因为拼价格失去口碑,否则就会在昙花一现的销量增长之后,迅速被那些有技术、有口碑、有质量的国际品牌反超,并重新占领市场。”尹同跃说道。
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了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占出口总量的24.5%,新能源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组成,而且,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质量和价值都有了很大提升。一批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名片,在欧洲等汽车发达国家市场开拓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可能会达到18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燃油车的出口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传统燃油车出口达到370.7万辆,同比增长52.4%。商用车出口也呈现不错的发展态势,2023年达到了77万辆,同比增长32.2%。与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同,出口市场也在年底出现“翘尾”。12月,汽车出口达到了49.9万辆,环比、同比分别增长54.3%。月度出口量接近50万辆,这个数据也创下了月度出口的新高。
企业层面,上汽和奇瑞继续引领中国车企出口,2023年,出口量分别达到109.9万辆和92.5万辆。在汽车出口量前十的企业中,比亚迪以3.3倍的增速,成为增速最快的企业,这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企业,其在中国国内的销量率先突破300万辆之际,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