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全球人才,科技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其中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相当于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广东造”。在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广东省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聚集地之一,其发展定位和政策方向备受关注。广东省依托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巩固扩大领先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品牌、服务输出”转型。
近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协同五邑大学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国际产教融合中心、中国投资协会海外投资联合会一行,对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研究院进行实地调研,围绕“国际合作、技术研发、人才共育”三大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领域“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全球实践。
作为广东省综合性应用型公办大学,五邑大学产教融合中心以服务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出海”为使命,此次与广汽埃安的合作聚焦“国际化能力共建”:
共建中外校企联合实验室:依托广汽埃安在泰国、欧洲的产业布局,与相关国外高校联合设立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推动智能驾驶、超快充技术等领域的跨国研发。
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针对东南亚、欧洲市场人才需求,校企联合设计《新能源汽车海外合规实务》《跨文化技术营销》等双语课程,纳入五邑大学车辆工程、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学生“双导师制”:广汽埃安将为五邑大学留学生提供海外工厂实习岗位,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导师联合指导,定向培养熟悉中国技术、本土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汽车出口要形成体系化的出海战略,不要盲目扩张。体系化出海,不仅是产品的出海,还是技术、全产业链的出海,甚至文化的出海。近期,埃安与泰国高校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基地,深刻改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位置,是埃安高质量出海结下的又一硕果,凭借“体系化”出海的步伐,埃安更为海外市场展示了中国车企的强大实力。埃安的全球化战略需要国际化人才支撑,五邑大学产教融合中心的平台资源与我们海外布局高度契合,未来将共同为‘一带一路’输送技术与管理精英。”
五邑大学地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拥有丰富的华侨资源与国际化基因;广汽埃安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先锋,已在全球设立6大研发中心、3座海外工厂,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侨校+侨企”优势,借助五邑大学全球校友会资源,助力埃安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开展社区化品牌推广;设立“华侨专家智库”,邀请海外华侨科学家参与埃安固态电池、智能座舱等研发项目。
“我们期待通过这次合作,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硬科技’与侨乡文化的‘软实力’协同出海,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五邑大学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国际产教融合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