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无AI不创新、无AI不长安
“我们能想到硅谷、底特律这些世界级的产业集群,那么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我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肯定回答。据介绍,近年来重庆正在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而长安汽车为此做了不少贡献。
作为汽车产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朱华荣也带来了《关于统一构建汽车海外市场共性数据库的建议》《关于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标准和法规的建议》《关于车辆购置税分层分级征收的建议》,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汽车报:除了建议,今年两会您还关注哪些领域?
朱华荣:关心的热点内容还是聚焦在汽车产业,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如何有序竞争,更健康、高质量发展。包括如何巩固新能源产业优势,激发消费活力、扩大内需,加速智能驾驶普及推广,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二是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如何防范风险。包括如何跨越全球各区域壁垒,如何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全球竞争力,让中国汽车产业成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支柱。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聚焦哪些领域?
朱华荣:一是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竞争力。固态电池、超充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迭代,智能驾驶、AI交互,包括本次两会提到的6G、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化,都是对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
以长安汽车为例,长安汽车坚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已自主研发出SDA架构、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新能源方面,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智能化方面,我们天枢智驾AEB避撞速度可达135km/h,此外,我们也坚定不移推进智驾平权,今年8月份将率先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致力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驾体验。
二是举国体制的系统创新优势。仅有技术创新是形不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险业、金融业等跨界产业的协同,系统创新,才有机会走在全球前列。比如,本次我带来的《关于车辆购置税分层分级征收的建议》《关于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的建议》等,都是在推动构建我国汽车产业的系统性优势。
中国汽车报:您此前提出“从今年开始,长安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展现了ALL in数智化的决心。进入智能化下半场,长安这一老牌车企要如何讲好“新”故事?
朱华荣:汽车产业智能化核心技术已经达到跨越式发展的临界点,面对AI技术掀起的生产力革命,长安选择全面拥抱数智化,无AI不创新、无AI不长安,我常常讲:新能源汽车只是序章,“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
AI定义汽车是长安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前不久长安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我们坚定不移将AI能力融入“研产供销运”全价值链,包括:
AI+技术:长安天域座舱将实现AI渗透率100%。天枢大模型将集中行业各类模型优势,满足用户更加智能的互动需求。今年长安还将首发AIEV端到端交互式智驾,完全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用户说怎么开,就怎么开;说在哪里停,就在哪里停。
AI+产品:我们将坚定不移打造数智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包括中大型MPV、大六座SUV、全新硬派等35款数智新汽车。
AI+服务: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一体两翼”AI发展策略,通过AI重塑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体系,通过“AI+服务”的创新模式,打造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体系,让用户购车更省心、用车更安心。
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产业高增长背后,最需警惕哪些风险?如何推动中国车企“精而强”,避免低端重复竞争?
朱华荣: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行业舆论环境欠佳。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采用不正当营销手段,在传播过程中,不乏违背客观事实、夸大其词的言论,甚至引发骂战、抹黑、水军围攻等负面营销行为,损害了内部团结。
这需要行业伙伴们回归初心,苦修内功,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宣传品牌、产品,避免透支社会、用户对行业的信任度。
二是海外投资风险较大。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车企将本地化作为海外布局的重点,纷纷加速在海外投资建厂。但海外市场在经济、法规、政策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国车企对海外投资风险增加。
这需要政府牵头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共享平台和渠道,对出海车企的业务方向进行应对策略指导;组建汽车全球化研究智库,深入研判风险,指导中国汽车企业制定全球化的路径,切实保障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投资回报。
中国汽车报:2025年“两新”政策持续加码,给予汽车产业极大利好,对今年的市场形势有何预期?如何避免短期销量激增后的市场疲软,稳定市场预期?
朱华荣:全球市场总量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将接近1亿辆规模,同比增长3.6%。中国汽车销量平稳增长,2025年预计突破3200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出口增长迅猛,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预计680万辆,同比增长13.3%。2025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预计将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两新”政策是国家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绿色消费的战略举措,对汽车产业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责任。政策波动是正常现象,长安汽车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非补贴依赖型”增长模式,以技术代差和产品供给穿越政策周期。
一是坚定战略转型。我们将深入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8.0,强力推进“13336”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2.0”、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持续完善新能源产业链“1+2+X”布局;抢抓未来两年全球布局窗口期,加速提升海外五大区域本地化运营能力。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全面推进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新蓝鲸动力、分布式电驱等技术开发与迭代;同时与包括华为等ICT企业在内的智驾合伙人深化战略合作,坚定不移推动乾崑智驾、鸿蒙系统等技术应用在阿维塔、深蓝产品上。
三是坚持打造经典产品。2025年,长安汽车将推出阿维塔06、深蓝S09、长安启源Q07、长安马自达J90K等11款全新产品,切入各细分市场,带来12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增量。同时,我们将深入布局东南亚、中南美、中东非等区域市场,2025年在以上市场导入9款产品。
四是坚持优化服务体验。我们始终坚定“一号工程”不动摇,持续开展服务马拉松行动,与服务伙伴建立统一且高标准的服务规范,升级五大承诺,为用户提供五心服务,让服务主动“暖心”、专业“安心”、便捷“舒心”、透明“省心”、智慧“悦心”,从“服务响应”向“主动式关怀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