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发布越野分级标准,Hi4-Z技术引领越野新时代
在近日的一场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其越野分级标准,将越野车分为强越野、超强越野等多个级别。这一举措引发了媒体和市场的广泛关注。那么,长城为什么要制定越野分级标准?这个标准是如何制定的?未来又将如何推广?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了长城汽车的相关负责人。
越野分级初衷:以用户安全为核心
在发布会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到,长城制定越野分级标准的初衷是以用户安全为核心。长城汽车从创建之初就有测试越野车的基因,对越野的沉淀时间已经非常长了。长城汽车认为,无论是越野还是出行,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在挑战自我、追求诗和远方的过程中,保持安全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
长城汽车技术副总经理李树会
长城汽车技术副总经理李树会进一步解释,长城汽车在自身的技术规划中,就有Hi4-T、Hi4-Z以及Hi4的动力布局,分别适应强越野、泛越野以及城市SUV的产品选型。而越野分级标准实际上已经沉淀了很长时间,是企业技术规划的一部分。李树会表示,这个标准最初是企业内部用的一个设计标准,但考虑到市场上局面比较混乱,长城汽车有必要把这个企业标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并希望这个标准能够在行业内得到共识。他强调,长城的越野分级标准是基于中国用户的数据积累和路况适应性来考量的。与吉普的美标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吉普的标准发布得比较早,没有涵盖混动新能源时代的内容,而长城的标准则包括了360环视等辅助配置,让行驶更安全。
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
对于如何推广这个分级标准,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表示,多通过场景化体验去做引导是关键。每个场景下要的是什么,要把这个事给客户讲清楚。强越野下它对应的结构、安全性能以及必须要有的技术是什么样的,这都是必须去做的事。他强调,越野分级不是把产品分成三六九等,而是方便用户按需选择。这是为对用户着想,也是对越野文化的推进。长城汽车后续会推动一些相关赛事,想把越野文化这块做大做好,这也是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长城汽车底盘研发高级总监冯晓宇则透露,越野分级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评分体系,包括70多项评价项目,旨在评估车型的真实使用场景和性能。冯晓宇还透露,长城汽车将继续完善越野分级的企标,并计划向行标、国标看齐。未来,长城汽车将发起更多的贡献,推动越野分级标准的普及和应用,帮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车型性能和适用场景。
Hi4-Z技术亮点:无级变速与多挡位设计
针对Hi4-Z技术的特点,长城汽车混动系统研发高级总监王超表示,Hi4-Z采用了无级变速技术和多挡位设计,以满足泛越野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王超介绍,市面上的插混架构多为一颗专用发电机,前轮一个驱动电机,后轮一个驱动电机。而Hi4-Z在前桥增加了无级变速,可以在任何场景下实现一边驱动车轮,一边发电,确保越野车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馈电。这对于泛越野用户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户外旅游时,一旦车辆馈电,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外,Hi4-Z在高速巡航时,前桥的三挡高速直驱可以将后桥断开,减少一个电机的拖曳,从而节省油耗。同时,Hi4-Z还针对泛越野场景,额外增加了一个挡位,实现切4L时,前轮和后轮都实现速比的放大,进一步提升了越野性能。
在提问过程中,与会媒体对Hi4-Z的续航、油耗以及泛越野市场的细分等问题表示了关注。王超表示,Hi4-Z的纯电续航长达200公里,可以满足城市一周的出行需求。同时,Hi4-Z在馈电情况下的节能性也非常好,传动件的效率高达91%,相比市场上的其他插混产品有明显的优势。
李树会表示,长城汽车在插混技术上的布局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用车场景和需求,因此长城汽车力求让每一个用户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据悉,长城汽车在插混技术上做了多个场景的创新,如Hi4、Hi4-T和Hi4-Z等,都是基于用户需求的考虑。虽然这些创新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成本过高可能市场无法接受。因此,长城汽车在合理的成本区间内,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针对Hi4-Z的市场定位,谷玉坤表示,Hi4-Z将面向泛越野用户,他们的高频用车场景以城市代步和户外铺装路面为主。Hi4-Z的推出将吸引初入越野圈层的用户,成为坦克品牌的增量用户。届时,Hi4-Z与Hi4-T将形成互补关系——Hi4-Z吸引的是初入越野圈层的用户,随着用户成长和圈层的增长,他们的下一辆车可能会选择Hi4-T架构。这将有助于拓展坦克品牌的文化圈层边界,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对于Hi4-Z的未来规划,谷玉坤表示,Hi4-Z将像Hi4-T一样,陆续搭载在坦克品牌的全系车型上。坦克品牌将坚持强越野和泛越野两条路线发展越野新能源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谷玉坤还透露,长城汽车在泛越野和强越野领域都有技术和产品布局。未来还将推出更多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产品,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